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评选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云老通〔2016〕46号)要求,我市按照评选条件和程序,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自下而上,严格比对评选条件,广泛征求意见,优中选优、好中选好。
经9月6日玉溪市“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拟推荐玉溪市老年大学等2个集体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拟推荐周俊等4名同志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现将拟推荐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简要事迹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时间为2016年9月8日至9月14日。在此期间,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可向玉溪市“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反映。情况反映人请告知或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以利于调查核实。
联系人:张珊珊 王芹
联系电话:0877-6130505
一、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1.玉溪市老年大学
办党委政府放心、老年人满意的一流老年大学
玉溪市老年大学成立于1991年3月,至今累计招生6.8万余名老年学员。目前,办学规模10个系、44个专业、110个教学班、6000余人次。
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为价值取向,更加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公民文明公约、聂耳文化等校园正能量文化建设;坚持每年举办时政、法律知识讲座2次以上;坚持每年组织老年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文化活动。
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水平。制定优秀教师表扬制度和生病慰问制度;组建学委会,发挥其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建立志愿者服务团,每年开展活动20余场次。
坚持以学员为本,加强制度建设,敬爱致恭为老年人做好优质服务。强化安全工作,制定《学员人身财产安全责任书》,年满70岁的学员,实行本人、家属双重签名制;规范学籍管理,学员报名采取身份证扫描和《学员手册》注册双重报名制。
办学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2009年荣获“全国先进老年大学”荣誉称号;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首批敬老助老教育基地”;2012年荣获“全国敬老模范单位”,连续十余年被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单位;2016年获首批云南老年大学省级示范校。
2.玉溪市公安局政治部干部处
加强建设 注重管理 热心服务
不断推进离退休干部工作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玉溪市公安局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9月,代表玉溪市在全省公安系统离退休干部工作座谈会上交流,广受好评。
领导重视,强化对离退休干部的组织管理。主要领导经常过问和亲自安排部署老干部工作,做到人员、经费、场所、制度四落实。成立2个老干党支部,强化服务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老干部服务管理制度,切实用制度推动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坚持走访制度,2013年以来共走访280余人次;坚持慰问制度,对生病住院老干部慰问金由600元提高到1000元,对病故老干部家属慰问金由1000元提高到3000元;围绕中心做工作,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中,局领导及时做好老干部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尽职尽责,全面落实好“两项待遇”。坚持为老干部订阅报刊杂志;坚持定期座谈和工作通报制度;每年最少组织老干部在本市范围内进行参观考察一次。按时足额发放各类奖金,认真落实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对生病住院等费用给予及时报销。
创造条件,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协调经费,在老干部居住集中的小区安装5万余元的健身器材。在市局老干中心配备了电视、影碟机、乒乓球桌、围棋、象棋等娱乐设施。积极为离退干部开展健康知识等各类专题讲座。
二、全省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1.中共玉溪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长 周俊
三十四年如一日 全部青春献晚霞
周俊20岁进入干休所,从一名普通职工到局长,干休所、老干中心、老龄办、老干局,一辈子没离开过一个“老”字,34年始终和老同志相依相伴。
一个巧合,与老干部结下不解情缘。1982年,周俊从玉溪财校毕业被分配到干休所,他身兼财务、采购、基建管理、文秘等数职。老干部生病住院,他24小时守护;老干部家庭闹矛盾,他耐心去化解;老干部去世,他协助料理后事。担任局长后他积极想办法解决老干部特殊困难,每年帮助150余人次,资金从2000元到10万元不等。
建好阵地搭平台,老干部心中的能耐人。在全省率先建立老干部社团临时党支部,加强政治引领。协调争取资金11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积极争取市老年大学办学经费,三年三增长,由不足50万元增加到220多万元。每年组织市级老领导开展3-5次“走基层看变化献良策”活动;动员老领导组成督导组、督查组等专项小组参与市委政府中心工作。
转变思维谋发展,老干部工作的明白人。鼓励干部职工学习老年心理学、社工知识、传统文化,开展道德讲堂、家风家训和经典国学教育。在全省率先建立退休适应性培训机制,率先建立“玉溪晚晴”微信公众号,引导老同志网上增添正能量;编印“三卡一册”和《幸福养老》,指导老同志安享晚年。
2.红塔区干休所所长 张天砚
做老干部最信赖的人
张天砚1980年参加工作,1996年至今在红塔区干休所工作,从事老干工作20年,担任所长13年。他是老干部心目中一个低调、踏实、值得依赖的人。
尊重历史,真心尊敬老干部。张天砚懂得尊重历史、尊敬老干部,一心一意为老干部做好服务工作。以身作则教育引导干部职工虚心倾听,在老干部身上学“活历史”;与老干部交流做“扩音器”、“复读机”;为老干部办事当“兔子腿”。
无怨无悔,为老干部奉献真爱。张天砚始终把老干部视如自己的父母,时刻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头。老干部的存折密码、理发时间、生病住院、家庭闹矛盾、下水道阻塞、灯炮损坏、睡不着觉等事情都装在他心里,不管白天还是深夜,随叫随到;每一位老干部去世,他都主动参与料理后事。
共同进退,陪老干部一起回迁。张天砚善于走入老干部内心世界。2013年,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中,他积极做通老干部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拆迁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保证与老干部一起回迁。拆迁后,制定了一序列上门访、电话访、短信访制度,亲情化为老干部做好日常服务。
3.通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长 郑慧琼
饱含深情和关爱为老干部服务
郑慧琼于2006年调任通海县委老干部局副局长,2011年任局长。10年来,她用心用情为老干部做实事,尽心尽力帮老干部解难事。
老干部工作绝无小事。郑慧琼主动汇报、多方协调,争取老干部活动经费每年增加200余万元;争取老干部活动中心装修改造经费10多万元;争取离休干部住房补贴71.6万元。
怀揣爱心、孝心、耐心、诚心为老干部服务。郑慧琼对待老同志,感情上视为亲人,生活上敬如父母,工作上尊如师长。老干部住院她慰问,老干部有困难她帮忙;老干部不能来参加学习,她上门看望;老干部家庭闹矛盾,她耐心帮助化解;老干部去世,她抚慰家属。
2013年通海老干局获“玉溪市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2015年通海县四街镇老干部宣讲团获“省老有所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6年通海老年大学获“玉溪市老年大学市级示范校”荣誉称号。
4.华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长 董红丽
倾心用情 争做离退休干部的贴心人
董红丽担任华宁县委老干部局局长至今11年,始终倾心用情为离退休干部安度晚年搭建平台。
崇尚学习,不断增强履职能力。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对老干部工作政策了然于胸,做到勤学善思,以学促做。
关怀照顾,抓好“两项待遇”的落实。积极组织老干部学习活动,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坚持每年组织老干部参观活动,为县委政府建言献策;坚持走访慰问制度,让老干部感受到党的温暖。
创优平台,营造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十多年来,为老干部活动中心争取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了集室内外学习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平台。争取老年大学办学经费,每年由1万元提高到12万元。
润物无声,把服务做到离退休干部的心窝里。老干部住院她看望慰问;老干部有困难她帮助解决;老干部去世,她及时抚慰家属。
|